重庆律师顾问网
重庆公司律师网
信豪新闻 >> 潘洪其:遏制公款出国游还需引入公众监督

潘洪其:遏制公款出国游还需引入公众监督

发表时间:2013-03-25作者:潘洪其

  近日召开的第三次制止公款出国(境)旅游专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透露:2009年全国党政干部因公出国(境)团组数、人次数和经费数与近3年平均数相比下降明显,经费比近3年平均支出节约16.31亿元。(2月10日中新社)

  公款出国(境)旅游与公款大吃大喝、公车消费并称“三公消费”,是多年来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公款消费顽症。去年因公出国(境)经费比近3年平均支出下降37.6%,节约经费16.31亿元,单从数量上比较,说遏制公款出国(境)旅游取得显著成效,也并不为过。

  但目前遏制公款出国(境)的方式,几乎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内部管理及内部监督,其缺乏根本的公开与透明,更没有群众监督、舆论监督和社会综合治理的主动性。去年,发生在浙江温州、广东肇庆端州、广州海事法院等地的公款出国旅游事件,都是先由网友曝光,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后,才最终得以查处。毫不夸张地说,对遏制公款出国(境)旅游顽症,以群众监督、舆论监督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,有时比职能部门的内部管理和监督更为有效。因此,只有充分依靠社会监督的力量,发挥社会综合治理的优势,并与职能部门的内部治理形成合力,才能最终织成一张严密监控公款出国(境)旅游行为的监管之网。

  其实,2009年对公款出国(境)旅游行为的查处,也并不比前几年“严”多少。一个突出的例子是,对广州海事法院官员公款出国境旅游事件的“严肃查处”,就有虎头蛇尾之嫌。该事件被曝光半年之后,调查结果一直未发布,被免职的官员却顺利复出。这实际也证明了在此类事件的查处中,公众监督的重要性。倘若整个查处过程都始终置于民众监督的目光下,还会出现这样“带病复出”的情况吗?所以,还是先别着急说“遏制公款出国(境)游成效显著”吧,目前取得的“成效”真算不了什么。